中國企業買買買,德國政府不不不;又是美國在搗鬼?

來源: 博爾國防軍事據說德國也出了一位「反全球化」的副總理,給中國企業接連潑了好幾盆冷水。德國副總理 最近,西方對中資的牴觸情緒不斷加強,中國的海外併購項目屢屢亮起了紅燈。就連言而有信的德國也做出了「出爾反爾」的事情,原本板上釘釘的中德7億歐元項目緊急叫停,讓中國好不尷尬!費心費力煮熟的鴨子動不動就飛了,筆者就想問問,說好的全球化呢?歐洲國家堅持「雙標」對待,一再針對中國,究竟是骨子裡歧視中國還是對中國崛起感到自卑呢?翻臉比翻書還快,中國400億投資折戟歐洲中國人富了,就愛買點東西。中國企業搞得好,就想海外併購擴大規模。其實這原本是西方國家用爛了的路數,只不過現在風水輪流轉,到了中國用這一招,有些國家就敏感了,開始坐不住了。「中國人傻錢多」、「中國企業正在買斷全世界」。近日,歐洲國家用單方面撕毀協議的拙劣方式表達了對中資海外併購的擔憂。今年9月,備受關注和爭議的中國化工集團430億美元併購瑞士先正達一案,再度擱淺。原本2016年底便可完成交易,因為歐盟提出對先正達進行反壟斷審查,結果拖到了10月底。隨後歐盟又造出麼蛾子,聲稱要對該項收購發起全面調查,再次加碼讓號稱中國史上最大的境外收購案卡住了! 英、法等國也傳出了「中國製造」正在被「中國擁有」代替的聲音。英國廣播公司感慨說,從披薩餅到核電站,「中國錢正在一塊塊買下英國」,而英國人可能都沒有察覺。一向嚴謹、恪守信用的德國更是啪啪打臉一反常態。10月21日,德國以「安全問題」為由,撤回了9月初對中國公司福建宏芯基金收購愛思強批准。幾天後,又叫停了三安光電對德國歐司朗燈泡的收購。本是一手交錢一手交公司的公平交易,德國愣是冒著惹惱中國的風險,強行攔截了這兩筆生意。種種跡象表明,越來越多的審查正在遏止中資收購浪潮。據外媒報道,自2015年年中以來,歐洲監管機構已否決了總計近400億美元的中資收購計劃。 這「翻臉比翻書還快」的套路,就讓吃瓜群眾不明所以了,為何還有給錢都不賣、送錢都不要的國家。說好的「自由經濟」、「全球化」難道都是騙人的把戲?這起收購案有新的細節曝光,德國政府承認,經濟部是在美國情報機構介入後才對這樁併購案亮起紅燈的。中國企業近年來掀起了全球範圍內的收購熱潮,德國作為製造強國,無疑是中企收購重點。一系列併購背後,西方和美國總認為有中國政府支持,因而存在「安全隱患」。有人說,中國真是幹什麼都喜歡扎堆,連收購都要一起來,走出去都十幾年了,收購這種事不是應該勻開來麼?中國企業掀起全球收購狂潮的原因是,全球經濟危機,多少企業被低估,現在不抄底,等待何時? 按照美國的邏輯,稀土會被美日西方用於威脅到中國的軍事上面,我們是不是可以控制呢?前段時間西方逼著中國廉價出口稀土。這一事件充分證明:西方標榜的自由市場經濟,實際上是不自由的市場經濟。所謂的自由市場,只是一張嘴兩張皮,由他說了算。中國企業「買買買!」,德國政府「不不不!」。德國鼓吹「小政府,自由經濟」不臉紅?從來就沒有什麼自由貿易!當年的鴉片戰爭是怎麼回事?一邊高喊自由貿易,一邊大搞貿易保護。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收購案,而是國與國之間的較量。中國應該學習歐美發表公告,不承認德國們的「市場經濟地位」! 其實美國並不信任德國。德美好得睡同一張床只是表象。默克爾大媽的電話不是被你的美國朋友監聽了十幾年嗎?可惜德國連抗議的勇氣都沒有。一張敘利亞3歲小難民遇難的照片,成為歐州難民危機爆發以來「最揪心的畫面」。 歐洲正遭遇二戰以來最嚴重的難民潮。當歐盟政治人物還在為安置難民數額爭論不休的時候,又一批的難民已經在前往歐洲的路上了。難民潮刺痛歐洲。這就是美國對德國最好的回報。冷戰時德國作為歐洲的睪丸,美國人蘇聯人一人捏一半。現在冷戰雖然結束了,但是更可悲的是變成美國人一家全給捏住了,想怎麼捏怎麼捏想怎麼揉怎麼揉。德國第一個目標應該是:擺脫美國的木偶身份。有智庫建議德國政府,今後應該在國際政治方面採取自主獨立的立場,改變隨從的態度,甚至不要害怕與美國發生衝突 。二戰後德國一直是美國附庸,到現在還有美國駐兵呢。說德國和歐洲是美國的殖民地,也就是杜特爾特說的「我是美國的一條狗」。原來我不信,現在信了。是時候開始趕走美國駐軍了,連菲律賓都敢,歐洲最強的德國還不敢嗎?是不是到了美歐分道揚鑣的時候? 文章未完,點擊這裡閱讀全文! 來源:www.wanhuajing.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