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你的溫柔都去哪兒了?

幼師,你的溫柔都去哪兒了?  他們把青春獻給了教育事業,然而當今的教育卻存在很多爭議。體制、幼兒園、幼師、孩子、家長。幼師夾雜中間,其中滋味,如魚在水,冷暖自知!一學期結束了晚上朋友聚會。一大幫子人都是幼師。年輕的剛上講台,年長的已將退休。大家都疲憊且憔悴,叫著嚷著舉杯祝福又挺過了一學期。酒中聊天,個個口吐真言。談及幼師秘笈,大都脫不了兩個:厲害!做幼師必須厲害,必須相當的厲害! 這厲害,有兩層意思:一是專業必須厲害。現在的孩子和家長口味都高,高到挑剔。專業平庸的幼師,上課質量平庸的幼師是很難得到認可的。二是「為人」必須厲害。首先得讓孩子怕你,畏懼你,否則,根本無法控制課堂。大家的感受驚人的一致:現在的孩子,特別是大班的孩子,絕不會因為喜歡你就尊重你的課堂,絕不會因為喜歡你的課就認真做你的作業,絕不會因為你尊重他,他就尊重你!教育的難度遠遠超過教學的難度,維持正常的秩序,幾乎是對每一個幼師的挑戰。作為一名教齡近二十年的幼師,我實在太理解這種變化的無奈。孩子之越來越難教,有時候真的到了讓人忍無可忍的地步。 近幾年,我發脾氣的頻率明顯提高了。我無可奈何地發現,我好像倒退了,重新回到了初為人師的日子:天天為了課堂紀律和作業完成和孩子鬥爭。收起笑容,拿出大棒,嚴陣以待,風聲鶴唳。當然,戰局和年輕時候相比不太一樣,多了些幽默和文化的因素,多了些文縐縐的味兒。往往是教訓了孩子也娛樂了他們。為什麼孩子越來越難教?為什麼師生關係越來越緊張?為什麼幼師只有靠威嚴甚至語言暴力才能控制課堂?這些問題,常常壓得我艱於呼吸視聽。細細分析起來,答案並不難找。首先,孩子厭學是根本原因。孩子為什麼厭學?如果排除掉家庭教育和社會影響的因素(其實是根本排除不了的。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一般都有一個問題家長),做做簡單分析:因為這樣的生活他們不感興趣,因為這樣的培養目標對他們沒有吸引力。中國幼兒教育的出口幾乎是相同的。對孩子的培養模式和培養目標也大致相同。 一旦「厭學」了,孩子們必然搗亂。但又能怎樣呢?教育是慢的藝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道理誰都懂,可是一碰到現實的牆壁上誰都不敢等。孩子要升小學,家長要成績,社會要質量?只有三年的時間啊,哪怕進口是廢銅爛鐵,你也得出口真金白銀。否則,你,還有你的領導,你的幼兒園就會死得很難看。於是乎,幼師們只有板起臉來,死馬當成活馬醫。其結果就是和孩子鬥智斗勇,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人家不想學你非要他學,人家根本就無意於重點名校你非要強迫,最後當然是兩敗俱疲或者兩敗俱傷。但幼師們又能如何呢?除了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外,還有更好的出路嗎?其次,禮崩樂壞兒童頑劣已經成為了社會健康發展之大患。 孩子越來越難教,我過去還以為只有中國是如此,查閱了一些國外的資料後才發現,其實這已經是一個國際範圍內的問題。教育的明顯滯後已經開始反作用力於社會發展了。幼兒園在社會這個大團隊中已經是弱勢,幼師,更是弱勢群體中的弱勢。但讓人失望甚至憤怒的是,在中國,社會對幼兒園和對幼師的保護和支持反而陷落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我們的社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教育的管理,已經主動進行了自我放逐。其表現之一是社會輿論一邊倒,禁止懲罰孩子,甚至連批評孩子也要教育部賦權。表現之二是無限放大「愛心教育」和「尊重教育」的可能性。盲目地要求中國幼師用西方的「民主教育」和「寬鬆教育」來拯救中國教育(殊不知西方自己也正面臨尷尬啊)。 一些專家和領導遠離一線,根本不了解一線的慘狀,不食人間煙火一般鼓吹愛的教育和寬鬆教育。殊不知,理論再燦爛也只能飄揚在空中,教育跟生活一樣,說到底還是柴米油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連教室衛生、課堂紀律、作業收交都無法保證的教育根本就是空中樓閣。但幼師們又能如何呢?連批評孩子都如履薄冰擔心被指責為對孩子進行了精神傷害啊!在頑劣的孩子面前,可以說幼師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收起笑容,嚴陣以待,不過是幼師們四面楚歌之後最無力的反抗方式罷了。誰都懂教育不是對抗的道理,誰都願意永遠滿面春風慈言善語。但是,教育,談何容易?幼師們誰願意左手大棒,右手糖果,可是,誰能夠給幼師們一件只用來保護自己的軟蝟甲?而如果自詡教育理念先進的領導和家長不僅沒有同情心,甚至還在一邊推推波助助瀾批判阻撓幼師們的嚴格管理,那一線幼師基本上就算是走投無路了。 當我看到手無縛雞之力的幼兒園最後寄希望於組織孩子誦讀《弟子規》來進行道德教化時,心中真是充滿了悲哀。教育本應該是最美麗爛漫的事業,到底是什麼,讓教育者不僅不敢溫柔,而且傷痕累累?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