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使用長竿釣法要多換釣點提高漁獲


 這些年來,許多釣魚人都發覺魚越來越難釣,而且越釣越小。回想上世紀90年代以前,那時候魚好釣多了,簡直可以用「一餌一條魚,一釣一個準」來形容。有人認為那是因為當時魚多且傻,傻到連拿片樹葉都能把魚釣上來。其實我們仔細想一想就會明白,那些年魚好釣不是因為魚傻,而是因為當時沒有高科技的捕魚手段罷了。
 時下,無論是江河還是湖海,只要是沒有管理的公共水域,電的、網的、葯的、撈的、趕的、毒的就屢見不鮮,即便手竿如此多樣,有時候也不見得奏效,於是便有人動用探魚器,探著了再搞,大有趕盡殺絕之勢。面對這種形勢,即便是最傻的魚也不得不變精,否則只有死路一條。因此,釣魚人有必要討論一下如何應對野外釣魚資源日益匱乏的狀況。
 釣魚人無非是竿和餌兩個問題。竿子——用什麼竿,多長的竿;餌——商品餌或者天然餌。我們都知道,當某片水域魚的密度很大且沒有遭受人為的驚嚇和干擾時,魚就非常好釣,也無需過多考慮和投入餌料,用短竿和一般的餌料就能釣到魚,而且收穫是非常可觀的。這些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不用做太詳細的論述。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問題是,那些已經遭遇過多次地毯式搜索的水域,如何把裡面那些飽受磨難、歷經艱險而變得異常精明的滑魚釣出來?這就需要我們的智慧和勤奮了。畢竟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氣候環境和魚水情況都不一樣,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哪種釣魚方法是萬能的。重要的一點是,大家要在水域枯水期注意觀察並牢記施釣位置在何種水位下是何種情況,即熟悉地形,這是釣魚的關鍵。現在科技發達了,我們可以用手機把地形拍攝下來,等到漲水或者退水時,你就可以胸有成竹,從容不迫地找到理想的釣位了,對那種亂石堆、溝壑縱橫當中的一塊能夠下鉤的釣點來說尤為可貴,若能謹記於心,日後必有妙用。
 筆者曾在枯水期時某水庫的一處亂石溝處做了詳細的觀察,不但用相機拍攝保存了地貌,還記下四周的參照物,等到發大水時,我能夠輕而易舉找到坐標,揚竿投餌,並獲得豐收。旁觀者眼饞,再來時便搶先到達,可惜掛底無數,叫苦不迭。他們不知道,我那個釣點僅有不到1平方米的縫隙,稍有不慎立刻掛底,釣這樣的釣點除了需要釣者具備嫻熟的拋餌技術外,更要緊的是精準地掌握地形信息,野釣滑魚時,我們要選擇水底複雜的環境,越複雜越好。這種地方「電工」電不到,「網民」網不動。另外,魚類經過了多次劫難后是不肯輕易靠岸的,因此短竿往往很難釣到魚,而長竿的妙處不僅僅是釣得遠,還能夠以原地為中心,在竿長所及的範圍內實現多點點釣,實現半徑範圍內的覆蓋,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收穫。 說到長竿垂釣,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用單竿反覆定位輪流垂釣幾個位置,嘗試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具體做法是:選擇一個相對開闊的水面,同時打2-3個窩子甚至更多,該水域的水底要比較平坦或深度總體一致,否則釣者將不得不反覆調標,無法垂釣。這種做法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使用不同的誘餌釣不同的魚,你可以一窩投老玉米,一窩放牛糞,一窩撒酒米,至於釣餌,你既可以一餌到底,又可以有針對性地配套使用。這種釣法的另一個好處是省去了試餌的麻煩,甚至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時,我們為了獲得一款比較適口的誘餌和釣餌總要在垂釣的過程中反覆更換調整,而長竿多點輪釣可以同時開展多種「試驗」,並最終找到一款適合它們的。 至於多長的竿子才叫長竿?眾口不一。競技釣時,最長的大多是4.5米竿,很少有人用5.4米、6.3米乃至7.2米的竿子打競技比賽。根據筆者的經驗,4.5米以上的竿子就可以施釣多點點釣。特別是有些天塘竿坑,老闆只論竿數和竿長而不論釣法,你就可以實施長竿多點輪釣大幹一場。在許多地方的魚塘,魚塘老闆還是允許使用4.5米的竿子的。 長竿多點輪釣,我覺得5.4米或6.3米竿子最合適。當然,如果釣者四肢發達、臂力驚人,使用7.2米竿子也未嘗不可,因為竿愈長,有效覆蓋範圍就愈大,窩點鯽魚就可以搞得更多,收穫也會大大提高。如何確保每次移釣都能將餌準確地投入窩點?這就需要藉助參照物,如果釣位周圍沒有什麼物體可以參照,我們可以在地上畫線或打釘,同樣能實現精確定位的目的。 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事情是,當你用幾種誘餌布了幾個窩子后,再在鉤子上掛玉米粒或蚯蚓,然後在各個窩點之間來回輕輕拖動,常有不同的收穫。如果水底情況複雜,你就按照坐標定位來實施點釣,同樣有不錯的效果。實踐多次證明,長竿多點輪釣在水廣魚稀的自然大水域很有效果,其多種誘餌能在釣點周圍形成一個聚魚區,適合施釣複雜的地形,尤其是網、電無法達到的地方,正是長竿多點輪釣大顯身手的樂園;至於收費魚塘,則更是以一敵五,事半功倍了。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