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eSIM,它如何運作以及為何對我們如此重要

低頭一族 | 檢舉
:0:3
發表於 : 2018-04-16 18:29
Google Pixel 2、Pixel 2 XL、蘋果Apple Watch Series 3都有推出支援eSIM卡的版本,eSIM可以改善並提供更安全的使用者體驗,讓廠商可以據此設計出更棒的產品,為電信公司帶來新的市場機會,並且讓更多類別的裝置實現隨時隨地連網功能,接下來我們就花一些篇幅來解釋到底什麼是eSIM卡。

SIM全名為「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中文意思是「用戶身份模塊」,這張卡片裡的晶片儲存特定網路資訊,在蜂巢式網路中用來授權與辨別用戶,用戶若要讓手機可以撥電話出去,一定要將SIM卡插入手機內,這樣的使用方式已經經過27年,大家也都習以為常對吧?

在1991年,SIM卡的尺寸就跟一張信用卡那麼大張,接下來幾代的發展才慢慢縮簡至現今Nano SIM卡的尺寸(2012年出現)。

▾SIM卡尺寸演變,1991年像信用卡大張,Mini SIM卡在1996出現,Micro SIM卡在2003年出現,Namo SIM卡在2012年出現


 當廠商持續努力製造更小、厚度更薄、重量更輕、功能愈多的裝置時,內部可運用的空間愈來愈小,即使愈來愈多手機廠商取消3.5mm耳機孔的目的真的是為了取得珍貴的幾公釐空間,還是有不少人酸說是廠商為了增加無線耳機的銷售量。

那麼,長12.3mm,寬8.8mm的Nano-SIM就真的夠小了嗎?其實不然;以工業設計的角度來看,不僅SIM卡本身,連同與它相關的內部硬體與電路都需要空間來安裝,多年來,手機製造商必須設計並把透過SIM卡匣將實體SIM卡插入手機內部。為了讓手機更堅固耐用和防水功能,手機開孔最好是愈少愈好。

更重要的是,如果門號合約到期想轉換到另一家電信公司,或到國外旅行時想要使用該國家的電信服務時,通常我們都必須換成另一張SIM卡,在某些國家這樣的手續其實很麻煩。

還好,情況開始漸漸改變;過去幾年蘋果公司有發表用在iPad上面的Apple SIM,Google與蘋果更將eSIM直接內建在部份新產品裡。 什麼是eSIM?

eSIM又稱「Embedded SIM」,中文翻譯成「嵌入式SIM卡」,正式名稱為「嵌入式通用集成電路卡(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長度要小於6 mm,寬度要小於5 mm,而且出廠時就直接焊接在裝置的主機版上,功能就跟傳統的可被取出的SIM一樣。它有M2M(Machine to Machine;機器對機器)與Remote Provision(遠端配置)兩個功能。在GSMA標準下,一旦蘋果、三星帶頭使用eSIM標準,其他廠商勢必跟進,eSIM普及的時代就不會太久。

對一般消費者比較有影響的是eSIM標準當中的「Remote Provisioning(遠端配置)」功能,它讓我們在啟用電信服務與管理手機時可以將使用者體驗進一步改善,因為它可以做到讓我們在手機的設定中,直接選擇想要哪一家電信公司的服務,甚至選擇想要的資費。

在2018年MWC中的GSMA研討會上,德國電信產品創新eSIM計畫主持者湯馬斯漢茲(Thomas Henze)做了兩段示範,第一段展示透過掃描一家電信商的條碼就可以激活手機開始使用,第二段則展示透過掃描「通用啟用碼(Universal Activation Code)」可以一次開通多支手機。


實際的應用還包括,當你到日本旅行時,你的手機會知道它已經不在台灣,然後會在手機顯示有哪幾家日本電信公司友支援eSIM服務的,以及它們的資費方案,理論上這樣很方便,但我們不確定電信公司樂見,因為用戶不需要親自到門市詢問資費方案,對電信公司來說,少了面對面的服務,可能會降低成交率或是客單價因此降低。

此外,eSIM還可以降低裝置製造成本,但廠商願不願將省下來的成本反應在手機售價又是另一回事了。  eSIM對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應用

除了手機會使用eSIM,物聯網的時代各種家電或裝置也都將隨時隨地上網,手機可能會擔任核心角色,用來「啟用」與「管理」這些裝置(例如車子、智慧手錶、醫療服務、筆電、平板、智慧家庭相關家電用品)。

預測在接下來幾年,物聯網裝置市場將超越智慧手機,eSIM的角色會變成不僅用來協助這些連網裝置的工作,並且讓廠商在設計連網裝置時減少原本要妥協的地方,試想若蘋果與三星採用實體nanoSIM卡,讓Apple Watch Series 3 LTE與Gear S3 LTE版本可以上網,那麼手錶體積勢必得變大,而且要犧牲空間導致電池容量跟著縮水。

穿載裝置不是唯一受惠於eSIM卡的類別產品,其它產業也會跟著一起受惠,例如汽車製造業就可以實現汽車也能上網,讓中控螢幕不必透過藍牙與手機連線,就能上網導航或查詢資料或觀看YouTube。筆電整合eSIM的話,電腦公司或經銷商賣得不再單單是筆電,而是可以做到連同上網資費一起販售,做到交叉以及加值銷售。  eSIM未來發展

eSIM一定是趨勢,但它不會突然就普及,因為眼見所及,幾乎身旁朋友的手機都還是使用實體SIM卡,而Google Pixel 2與Google Pixel 2 XL雖然有eSIM設計,但目前只有Google Project Fi服務可以提供,在台灣如果你有買到這兩款手機,還是得向中華、台哥大或是遠傳申請實體SIM卡。

可以確定的是,廠商將eSIM導入新手機設計、電信營運商做系統調整、以及目前在市場上流通的手機生命週期結束,這三項因素讓eSIM服務與標準的成型仍需要一段時間,但不需要再等待27年才能讓實體SIM卡走入歷史就是,例如中華電信就要開放eSIM業務讓台灣消費者可以使用LTE版的Apple Watch Series 3了,eSIM時代的來臨也許會比我們想像中來得快。

參考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 2017 FUNPEER All Rights Reserved. 使用條款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聯絡我們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文章的方式運作,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發文者擁有在 FUNPEER 張貼的文章。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站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US